微信公众号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创新成果发布 >

“一键排查”大数据风险管控平台

2022-07-03 15:31:26

一、平台简介

潍坊市潍城区应急局围绕安全生产“智慧执法”理念,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、大数据为核心,全面搭建“一键排查”大数据安全管控平台,为事故预防、风险管控以及安全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,实现了应急执法信息化。
“一键排查”的基础在于危险源的辨识。“一键排查”实施前,全面梳理物的不安全状态、人的不安全行为、管理缺陷等,进行风险辨识、评价、确定。通过员工自查、企业自报、政府指导,三者合力排查出18万个危险源,所有危险源网格化管理,将隐患排查责任具体到人头。“一键排查”由“员工APP”“企业端”“政府端”组成,整个系统互联互通,层级分明,形成安全防护网。
员工APP:包含4步流程:第一步,员工每天上岗后,利用2-3分钟,完成本岗位危险源检查,检查情况通过手机APP“一键提交”;第二步,安全员“一键汇总”,对排查出的隐患,通过APP“一键交办”转给整改负责人;第三步,整改完成后,通过APP将整改完成情况“一键反馈”;第四步,安全员根据整改负责人提交的整改信息,到现场进行整改验收。
企业端:面向全区企业公开免费,企业全员天天查隐患,电子台账管理,助力企业隐患排查治理。
政府端:集风险分布、隐患情况、标准化运行、应急管理、安全培训、基本资料等功能于一体,综合分析评估,形成“安全指数”,红黄预警管理,实现分级分类精准监管。

二、平台信息化创新情况描述:

1.“一键排查”实现了全员为安全“站岗放哨”。传统监管主要依赖两支队伍。一支是乡镇(街道)安监队伍,3-8人,该队伍专业性有限。另一支是县(市、区)直行业部门专业执法队伍,该队伍的特点是专业性强,但人员配置不足。按照挨家上门执法检查模式,监管力量严重不足,无法实现对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全覆盖监管。岗位工人最清楚安全隐患在哪里。“一键排查”,打的是“人民战争”,夯实的是根基。将危险源落实到岗位、落实到全员,让熟悉的人去负责熟悉区域的危险源,全员为安全“站岗放哨”。
2.“一键排查”让安全“无形”变“可视”。传统安全生产“看不见、摸不着”,执法检查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检查各种台账。本应千斤重担全员共担的安全生产责任,在部分企业演变成了个别安全员制作各种台账,被动应付各种检查,从而使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流于形式。“一键排查”数据化管理,颠覆了传统安全生产“看不见、摸不着”“无具体、有效抓手”的重大弊端,通过全过程可视提高监管效能,实现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的动态留痕、可追溯。
3.“一键排查”实现了精准“靶向”监管。传统监管依靠经验选择执法检查对象,难以将隐患严重企业从海量企业中有效分离,执法检查不够精准。“一键排查”平台依据企业查隐患数量、质量,横向分析,纵向对比,自动生成“安全指数”,进而对企业差异化精准监管执法,破解了传统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不精准的现实性困境。连续2个月“安全指数”70分以上,判定为A类企业;连续2个月40—70分,实行黄色预警,判定为B类企业;连续2个月低于40分,实行红色预警,判定为C类企业。对A类企业实施可控性自我监管,原则上采取最低比例随机抽查的方式,“有呼必应,无事不扰”;对B类企业黄牌警告,加大行政指导和常规监管力度;对C类企业精确制导,利剑高悬,“将好钢用在刀刃上”,避免监管资源浪费。通过“安全指数”,执法的针对性更强,目标更明确,有限的行政资源用到了最需要的地方。

三、平台的社会经济效益:

“一键排查”聚焦“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难”,通过重塑政府监管模式,激发了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。运行以来,初步实现了企业由“被动”向“主动”的“三个转变”:企业安全生产由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管理转变,安全风险管控由政府推动为主向企业自主开展转变,隐患排查治理由部门行政执法为主向企业日常自查自纠转变,提升了企业本质安全水平。
目前,已有2708家企业(单位)进入平台,平均每天6.6万多名员工,排查18万个危险源。类似于“学习强国”推广模式,潍城岗位工人用“一键排查”岗前查隐患,已成为习惯。在智能化手机普及的时代,通过一款软件,将各种生产要素紧密融合在一起,形成强大的安全保障力量。如,潍坊中远重工,一个车间两万平米,以前车间主任和安全经理排查隐患,一天都排查不完,只能抽查,难免漏掉隐患点。实行“一键排查”后,将隐患点按员工岗位分解,每人负责3-10个,几分钟即可排查完。在不付出额外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前提下,“一键排查”省去填表报表、层层审查等繁琐程序,将企业排查治理隐患压缩在几分钟,省时省力且完全免费,激发了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,切实提升了企业本质安全水平,激发了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。据潍坊倍力等企业反映,使用“一键排查”以来,仅纸张等费用已节省近千元。
版权声明:
1 网站注明“来源: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平台经济创新专委会”的所有作品,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:“来源: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平台经济创新专委会”。
2 凡本网站注明“来源:XXX”的作品,均转载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网站提供的资料如与相关纸质文本不符,以纸质文本为准。

微信公众号
CopyRight ©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. 北京中銮智慧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20013635号-1